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最易出現的“致命問題”(工程項目管理系統)
作者:紅圈 來源: 時間:2021-04-09
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是一個復雜的過程,施工企業如何以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為中心,提高工程質量,保證工程進度,降低工程成本,提高經濟效益,這是事關建筑施工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。
接下來我們就新形勢下我國房建工程項目管理中,關于成本管理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,為相關工作者提供一定參考。
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
1、權責觀念傳統:
現行的施工項目成本管理體制,沒有很好地將責權利三者結起來。在工程管理中,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利益與風險不對等,權利與義務不對稱。有的項目經理權力很大,風險卻很小,項目的盈虧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項目經理的個人素質,忽視了財務成本管理的重要性,最終導致包盈不包虧。
正是由于這種弊端的存在,可能導致項目的經營者對各項成本不重視,管理不精細,甚至可能出現“黑洞”。而項目的職工由于成本與自己的切身利益并無太大關系,也會表現出對成本漠不關心,于是成本管理就成為一句空話,項目利潤目標大打折扣。
2、忽視工程項目“質量成本”的管理。
由于保證質量往往會引起成本的變化,長期以來,我國施工企業習慣于強調工程質量,而對工程成本關心不夠,造成工程質量雖然有了較大提高,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質量所付出的質量成本,使經濟效益不理想;
有的項目經理部存在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質量,雖然就單項工程而言,利潤指數可能很高,但是因質量上不去,可能會增加因未達到質量標準而付出的額外質量成本,既增加了成本支出,又對企業信譽造成不良影響。
3、忽視工程項目“工期成本”的管理。
“工期成本”是指為實現工期目標或合同工期而采取相應措施所發生的一切費用,是施工企業能否實現合同工期是取得信譽的重要條件。
工程項目都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,雖然項目經理部對工期有明確的要求,但對工期與成本的關系很少進行深入研究,有時會盲目趕工期、要進度,造成工程成本的額外增加。
4、成本管理的基礎工作不扎實。
企業的成本計劃、成本決策的實施依賴于成本管理的基礎工作,如定額管理、成本原始記錄、材料物資計量、驗收管理制度等,如果這些基礎工作若做得不夠,則成本計劃、成本決策缺乏真實、可靠的基礎數據,導致企業作出不當或錯誤的決策。
一般表現在:各項定額管理、原始記錄不健全;計量基礎工作不到位;水、電、汽等“跑、冒、滴、漏”的現象還很嚴重;生產用料大手大腳;在原材料、物資采購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質量及浪費問題;只重視生產過程成本管理,忽視供應、銷售過程成本管理,如物資采購中“暗箱”操作現象嚴重,采購成本居高不下。
企業管理模式向信息化轉型,快速完善成本管理
針對這些項目成本管理中容易出現的難題,建工企業應該建立和完善項目成本核算體制;抓好成本預測、預控,認真履行經濟合同;選擇、使用好勞務分包方;控制好工程項目的質量成本和工期成本。在保證安全、質量、工期的情況下,嚴格控制工程成本,并且爭取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,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。
企業在信息化轉型的初期,可以先嘗試引入一些操作簡單實用的信息化工具,幫助完善項目成本管控。紅圈工程項目管理系統對項目成本進行了全程動態管理,即在項目招標、合同簽訂、變更簽證、項目結算等成本發生階段,及時發現項目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的偏離狀況,并通過預警、預控等措施使項目實際成本控制在目標成本的合理范圍內。實時成本歸集,管理者可隨時掌握每一時點的收支、盈利狀況,即動態成本和動態利潤,并進行對比分析;成本數據可鉆取查詢,想看任何一項數據都可直接追本溯源,真正幫助企業達到降本增收的目的。
關鍵詞:工程項目信息化,工程項目信息化管理,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,建筑工程信息化,工程成本管理系統,建筑管理信息化,建筑信息化管理,建筑行業管理信息化,建筑信息化項目管理,信息化建設項目管理